首先,大家需要确定了解一下污泥处理的流程
较为典型的污泥处理流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污泥浓缩,主要目的是使污泥初步减容,缩小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容积或设备容量;
第二阶段为污泥消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
第三阶段为污泥脱水,使污泥进一步减容;
第四阶段为污泥处置,采用某种途径将最终的污泥予以消纳。
处理过的污泥经过了浓缩、消化、脱水之后,大多会处于一种干化块状的状态,处理起来较为简单。
在污泥处置的最后阶段,大家需要根据污泥本身的特性和源头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最后步骤的处置。
接下来正达环保向您先容部分较为典型的污泥处置方法:
1.如果是西医药厂出来的抗生素菌渣,也是脱水填埋吧,目前国内做的最好的最后的含水量只有15%,当然处理成本也是每吨千元计。
2.污泥中含有重金属的类型,需先对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处理,之后的方向一般只能是填埋,也可以水泥厂协同处置,因为水泥窑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把重金属在晶格中固化。
3.养殖废水产生的污泥,相对理想的方法之一是做堆肥处理,优点颇多,只是受限于时间成本和用地成本,虽然成功案例不少,却无法还到大规模使用的程度。
4.如果是一般的市政污水或者工业污水处理后的污泥,这种污泥由于含水率极高,即使经过处理之后也有着相对较高的含水率,处理方向就较为多元。
首先,由于卧螺离心机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操作相对简单。所以绝大部分的污水厂采用卧螺离心机对污泥的处理,这种方式能够将含水率处理到80%以下,而这个含水率的污泥大多主要处理方式为填埋,经过一定的处理之后也能够变废为宝。
含水量50%往下一般就是深度干化的范畴了,技术上可以达到15%-30%的干度,方法有很多,就不一一细讲了。处理到这个含水率的污泥大部分用于电厂燃料和水泥的原料来源。